文章最近更新: 2020-11-02

衝動地以全副身家買下它,戶口剩下0.66澳元,幸得朋友施捨即食麵,三天後發了薪水,才有錢買糧食。在Broome這寧靜的小鎮無牌駕駛起來,要知道澳洲沒有車輛是何其痛苦,連找工作也難。
在第二年澳洲工作假期前,於東南亞旅遊一陣子,為方便到處遊歷,放棄廿多公斤的行李箱,沒有吹風機,加上東西減一減,換上十多公斤的背包。
某天,在越南Sapa(沙壩)看見別人租電單車到處去,自己沒有任何車牌,除了自行車,甚麼車也不會駕,心裡不是味兒。當地沒有車牌,仍可以租電單車,若被交通警察抓到便得罰款。與德國朋友在泰國被抓過一次,罰款一兩百港元,貪警們衝著遊客而來,各人瓜分即時繳交的罰金。
小時候,看書及漫畫提及電單車「哈利」(Harley),幻想長大後也買一輛來騎,長大後,發現穿上高跟鞋也無法駕馭這種「野馬」,除了腿短難踩腳踏,它的重量更是我始料不及,最重要的是,它可不便宜。好吧,Harley是騎不到,250cc的電單車總可一試,以圓心願。
繳交費用後,才心知不妙,車子交至我手上,連扶正車身的力也不夠,幾乎整輛倒在地上,租車男子箭步上前營救,他驚慌地問:「妳到底會不會騎電單車?」
我心虛地說:「會,但太久沒騎了,你可以告訴我那個是開關嗎?」
他滿懷戒心地瞄了我幾眼,簡單教導如何操作。坐在機車上,腳尖免強僅僅觸到地面,他沒有教我向內還是向外扭手把開動機車,於是我小心翼翼向內一扭,機車立即向後倒退半米,左腳幾米乎被車身壓扁,幸好租車男子早有先機,敏捷地扶住車身。
他把費用原封不動退回給「瘟神」,只求不要因小失大,車毀人亡。失望地離開,在街上如遊魂野鬼般行走。
不久,一名電單車司機上前問:「小姐,妳要租車嗎?」
「要,不過我想自己騎。」無神無氣地回答。
「那妳可以去租車啊!」他指了指不遠處的租電單車店。
「我不會騎。」
「啊……」他有點接不下去。
「我可以租你的車,你教我騎好嗎?」如果這番話來自幾歲的小朋友,相信沒有人會說「痴線」,但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,這實在是「痴人說夢話」。
結果,他答應了,並讓我自行駕著他的手動電單車在一個小球場練幾圈,然後正式在馬路行駛,全程由他坐後座駕駛。
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霉運,朋友說我終於有點運氣,遇上一位思想簡單的好人,而不是「變態佬」,沒有被帶至荒郊劫殺。每次想起越南,總讓我想到這段學電單車的經歷。
幾個月後,在西澳Broome看中一輛50cc的「小綿羊」,賣家得知我還欠50澳元,也就免了那點錢。開始自行學習騎電單車,最初開著時速20公里,兩天後時速40公里,一星期後時速60公里。就這樣,與「愛駒」在小鎮幸福快樂地生活。
這當中發生過不少插曲。買了機車的第二天,汽油快要用盡,便打開座位蓋,把那支機油倒進汽油孔。一個對所有車子皆沒有常識的人,這個錯誤應該算正常吧。
晚上十時,車子怪叫一輪,在馬路上陷入昏迷,還以為買了一輛壞車,心裡不停咀咒那位賣家。打電話向Hostel經理求救,把車子撿回去後,他簡直不相信我會犯下這樣的錯誤,幸得Hostel的兩名德國人好心幫忙,總算把它修好。
另一次,白天駛在公路上,對面線的司機向我打燈示意甚麼,基於過往多次經驗,一定是他們好心意圖提醒我沒有戴安全帽,但已戴了安全帽,第二輛經過的車子又打燈,到底甚麼出錯了?
當我看到同一條線上迎面而來的車子,才意會開到單線行駛的公路。

